厅中曲声奏响,中央圆形戏台上有几名美女红袖招招,秋波遍洒,歌舞翩然而起,众人彩声一片,声lang甚高,将高扬这几声大笑淹没其中。【娴墨:大戏台上有大戏,文中实为小戏,小圆桌上有小戏,文中实为大戏,彩声共享,相得益彰】曾仕权和李逸臣盯着高扬察颜观色,似乎觉得事情古怪,又无法定论。常思豪瞧在眼里,心想:“高扬的话听起来回驳力度并不明显,倒像是模糊地承认了,看来紫衣人说的多半可信。然而都说东厂番子遍布极广,连朝之重臣家中都有眼线,事无巨细,每日源源不断传入厂内,消息向来最为灵通。百剑盟和东厂离这么近,应该相互间知道根底才是。看他们这样子,对此似乎也是头次听闻,那倒真是奇了。”随即又想到:“然而这般隐秘之事,徐家的人却能够访知,他们的能力还真不可小看了。晨会之时听童总长他们说,徐家有要对付百剑盟的苗头,单就此事而论,这推断确有道理:若非处心积虑要拔掉对方,又怎会将人家底细摸得如此清楚呢?”
紫衣人脸上略有憾色:“据我所知,以烈公的人才武功,足可坐上元部总长的位置,可惜洛家在贵盟势大根深,这位子还是让北方大剑洛承空的弟弟坐了去,烈公最终屈居玄部一剑,只打理些经济往来,在下深为可惜。”
高扬道:“洛承渊人才武功不在乃兄之下,原比高某胜强万倍。二洛未入我盟之前便是名动江湖的大人物,何况又肯将家中‘王十白青牛涌劲’【娴墨:奇功,聪明人一看就懂,可乐之极。剑榜后面总评已叙过,此处不赘】这等武林至学贡献给盟里,高某对他们的胸襟,一向都是很佩服的。我盟诸剑亲如一家,谁做总长有什么关系?”
紫衣人淡然一笑,目光移开,向身边道:“朱兄,昨**曾与这位常小兄弟打过照面,说到他面相极好,我今观之,确然不假呀。”
常思豪看他一直面带微笑、气质高雅,觉得此人春风和煦,应该极好相处,虽然见他和江、朱两位先生走在一起,又似是徐家近人,却仍是提不起戒心来,此刻听他来夸自己,便微笑着点了点头,表示谢意。
朱先生手拢短须,点头道:“常兄弟何止面相好,气象更佳,你看他眉宇之间正气勃旺,又自西陲边境战场归来,一身肃杀。二气合一,真有冲天之雄。如今天至寒冬,恰是四季中老阴之象,正利西金克木,若是常兄弟能顺应天象而行,必然事事遂心,功成名就。”
曾仕权在旁边嘿嘿一笑:“先生大谈五行气象,说什么金克木、阴克阳的。木属东方,你莫不是在暗示别人,要来对付我东厂么?”【娴墨:各露机锋,小权知趣能逗趣。第一部秦府风云,血烈肝肠刀光剑影,二部东厂天下,处处是惨惨阴风】此言一出,桌上眼神交递频快,顿令气氛紧张不少。
江先生眯起眼道:“曾掌爷说笑了。我这位朱兄,向来喜欢卜学占术,方才所言,只是从数术上得出的命理推测,岂有隐喻?”
“哈哈哈,”曾仕权轻笑几声,道:“命理这东西,在下也小有研究,经常给人断命,偶尔也能蒙对一二,李大人,你说是不是啊?”李逸臣笑道:“您过谦了,掌爷相法高妙,朝中官员哪个不知?每有升迁荣辱之事必来请教,自不须提。掌爷断人生死的本事,更是准得一塌糊涂,同僚们都说,未经掌爷看过相,还以为自己的命在老天爷手里,经您这么一瞧才知道,原来自己的命,都在您的手掌心儿呢!【娴墨:狂中透阴气,是东厂形象】”
曾仕权得意笑笑,斜瞥着朱先生:“金能克木不假呀!但也得看是什么金。好木头可是硬着呢。”说着把脸转向了常思豪,上下打量几眼,道:“嗯,确实相格不错,见棱见角。你便是山西秦家的那个常思豪吗?”
常思豪:“是。”
“嗯——”曾仕权鼻中哼起长音,“知道,知道。前些日子在督公他老人家那儿听着过一耳朵,说是大同严总兵在呈子里提到过你,给你计报了一件奇功。”
常思豪早听说过东厂会扣看各地奏报呈文等事,对此并不意外,意外的倒是他居然能在大庭广众间把这种事说出来,而且轻描淡写毫不在意,如此心安理得。看来违规之事,他们已然做的惯了。
李逸臣道:“率骑冲营,大破俺答,确实功劳不小,可这严大人也是教鞑子吓坏了脑壳,把一个不在编的百姓报成奇功,自己手下副将、偏将们却或是报了首功,或是报了次功。【娴墨:明朝功分三等:奇功、首功、次功,无编制者究竟能报功否,倒真不知。】向来守边劳苦,武功赏格就重,何况这回又是击退俺答,杀敌数万,大长了我明军的威风,只怕皇上闻之大喜,把城头的大炮都要封个大将军当当,可是他这等呈文递过来,却教兵部如何处置?纵然事情真如呈文中所写,一众军民将领也都服气,可这一报上去,难道还想要皇上直接把个平头百姓、又是十几岁的孩子,提成驻边大将不成么?不报上去吧,大家军功又白立了。”
报功之事常思豪并不知情,对严总兵原有两分埋怨,此刻听着李逸臣的话,心里却起了一种逆反,忖道:“凭功受赏,理所应当。若非我们通力破敌,俺答早杀进京师来了!哪里有你在这卖闲说嘴的份儿!”气性这一上来,心里反倒平静了,嘿嘿一笑道:“我们相助守城本非为功名而去,单只保住家园,便已心满意足,又岂在乎什么朝廷封赏?严总兵上了几岁年纪,有些糊涂,其实大同一战,都是督军太监胡公公的功劳,我们出了一点小力,算得了什么?”
李逸臣身子斜斜靠在椅子上,瞧着他不住点头:“嗯,好,好!看不出来,你这个年青人,很懂事啊!【娴墨:居然听不出,可见平时听得多了,把谎言奉承都当真】确是前途无量。不过呀,也正因年青,看事情往往目力不够。胡公公指挥得利,督军有功,自然是要上报朝廷,加以重赏的。但你却不知,他个人才干再高,终是有限的呀,其实说来,此番获胜,实实全仰仗我大明祖制定的好。你看,前朝历代都是大将统兵,外臣挂帅,所谓‘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授’,违抗上命也就成了家常便饭,令不能行,怎能打好仗呢?我大明吸取教训,在军中专设督军一职,以内侍任之,内侍乃是皇家近臣,远派边防,如圣上亲临,将帅服德自然用命,军卒感恩士气自高,鞑靼不过蛮荒野人,未及开化,见此天朝军威,岂有不惧之理?大败亏输,也就在情理之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