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既然猜测这两块印章是人为的,那雕刻这两块印章的人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?这“泑泽”二字是不是真的指的是罗布泊?
想了一阵什么也没有想出来。于是方勇便随意地将这两枚印章放到桌子上,自顾自地发起呆来。
眼神迷离之际,方勇突然发现,这两枚印章的身上天然形成的纹理并不相同。对,就是纹理不同。
这一发现让方勇原本有些失望的心顿时燃烧起来,再次拿起一枚石质印章仔细查看。这不看不要紧,越看越觉得这印章身上的纹理像是什么文字。
于是,方勇便在脑海里过滤着与印章身上纹理类似的文字。可是华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字和书写手法数量繁多,要想逐一对比那绝对是一个浩大的工程。不对,自己的这种思路不对!
方勇摇了摇头,眼睛一眯。
此时,他想起初中时美术老师教他们画素描的时候,为了让自己集中视线,能够更加清楚地观察物体大致的明暗关系以及大块明暗的几何形状,可以眯起眼睛来看物体。
虽然眯起眼睛看的时候视线比较模糊,但会让人忽略一些细节,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。
果不其然,在方勇眯起眼睛的视线落在手中所拿着的这块印章的身上时,一个古老的“水”字歪歪扭扭地浮现出来,虽然若有若无,但方勇确定这就是一个“水”字。
有了这个发现,方勇心里非常的高兴,连忙拿起另一块印章,按照同样的方法对其进行观察。
很快,印章身上的秘密显露出来,这枚印章的身上正是一个顺着纹理形成的“木”字。
看到这两个字,方勇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华夏古代的一种物质观——五行学说,即木、火、水、金、土。
修炼界对于“五行学说”非常推崇。这五种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间,无所不在,它们相互作用、相互发展,维系着自然的平衡。木代表生长的物质;火代表可以散发热能的物质;土代表自然本身;水代表流动的物质,可以循环;金代表坚固的物质。木和火在土的上面,水和金在土的下面,所以木、火属阳,水、金属阴,土是中性。
顺着循环来,五行便会互相生发,即“五行相生”,如:木生火、火生土……若逆着循环走,五行便会互相克制,如:木克土、土克水……
“五行”是关乎自然的呈现与持续运作。所谓行者,顺天行气也。是一种自然的“运行”,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运动,是一种自然的作为。
古人用阴阳与五行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,来阐释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,即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,产生五行;五行相互作用,则产生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。
“五行”意味着物质运动,意味着万物之宗。
想到这里,方勇猜测如果这“泑泽”印章跟五行有关系的话,那么在其他的地方肯定还藏着其他三枚印章,只是这世界之大,那三枚印章到底在哪儿呢?